
集團資訊
《天下雜誌》2020年兩千大調查 最強五十大集團
2020-05-24 | 天下雜誌2020《天下》兩千大調查
台灣最強50大集團
20年誰上誰下?
2000年,《天下》首度調查台灣50大企業集團
今年,最新50大集團榜單出爐
有的集團已挺進世界舞台,與全球龍頭平起平坐;
有的卻跌出榜外、成了時代眼淚,傳承接班都出問題
不成長,就淘汰。各集團差距拉大,背後意義是什麼?
這20年的興衰起落,又如何揭示台灣經濟實力的未來?
《天下》50 大集團調查說明 1986年,《天下雜誌》正式啟動一千大企業調查,也自此 一路見證台灣經濟與企業發展。35年過去了,雖有企業在歷 史洪流中驚鴻一瞥,但也不乏持續茁壯成就軍容盛大的企業 集團。
今年在《天下》兩千大企業調查外,更排除萬難推出台灣50大 企業集團調查,就是要提供讀者從「點」到「面」的全方位視角。 這不是創舉,因為早在20年前,《天下》就曾進行過這項調 查,但這確實不簡單,尤其企業持續超限成長,更如變形蟲般不 斷開枝散葉。在劃定標準尤須體現各集團真實面貌的大原則下,
本次調查方法如下:
集團構成條件:至少由兩家或以上的企業所構成。
限定本地企業:僅列出在台營運的企業,外商不在集團調查範圍內。
集團認定標準:需符合下述主觀或客觀條件。
1.主觀條件:企業與企業之間,彼此承認歸屬於同一集團。
2.客觀條件:
(i)集團的最終母公司合併持有另一公司25%以 上,或為最大比例的股權者。
(ii)企業間之董事會成員、執行業務股東、代表 公司股東及總經理有半數以上重複者。
(iii)受同一管理機構之指揮監督者。
排名方式:
依據2020年《天下》兩千大企業調查結果,篩選出總營收前50 名的集團後,以總營收進行排名。除營收排名外,為體現各集團 總體實力,亦同時列出總稅後純益及總資產兩項財務指標。 集團總營收的計算方式,為避免重複計算,採核心企業的合併 財報營收,加上未被計入核心企業合併財報的同集團內相關企業 營收。金控集團為貼近真實規模,不採用其財報慣用的淨收益, 而是將同集團內各子公司合併營收相加,再加上未被計入子公司 合併財報的孫公司營收。若子公司行業屬性為銀行業,則將其 「淨收益+利息費用」還原成營業收入,以利與各行業有統一比較基準。
另,個別企業所提供的財務數字,若與兩千大調查有差異時, 統一以兩千大調查數字為準。
各集團關聯企業的認定,除《天下》主動查詢公開資料外,同時也向各大集團總管理處或核心企業進行資料核對、確認。另考量各集團海外關聯企業訊息揭露程度不一,查證不易,且集團核 心企業的合併營收多已認列海外分公司、子公司營運數字,故各 集團海外關聯企業均不列入(回台上市的KY股除外)。
調查執行:熊毅晰、蘇碧婷、張育瑄
資料來源 : 天下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