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百科

在齊裕大家庭你不是一個人- 齊裕營造侯力豪總經理專訪

2021-04-06 | 企劃行銷部

一路向北、奮發不懈的南部囡仔
侯力豪,在公司大家都稱他侯總,投入齊裕營造已經十多年了。對他來說,一個南部小孩,從下港跟著總裁北上打拼,還能有機會參與、見證興富發建設與齊裕營造成長茁壯,是他最為感念的事情。

回想過去,從一年幾個案子,到現在每年有四、五十個案子在跑,他在過程中體會到「承擔」與「被看重」的喜悅,更讓他深刻了解:原來,能力越大,責任真的越大。

從做中學,更要懂得變通
當然,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能力也不是天降神啟。細數這些年在齊裕營造的收穫,侯總認為主要有兩個層次:第一,果斷與靈活,做事情與做決策都需要效率,這部分當然是屬於管理方面。第二,也是最重要的「工程專業」,齊裕營造一直都走在業界前面,三順打工法、鋁合金模板等工法,可謂本國業界先驅。每一個身在齊裕的員工,都有機會不斷精進。


安全至上的研發工程專業
在總裁帶領下,齊裕營造優先考慮到勞工安全的維護。至於工期、成本等考量,該怎麼讓工程安全並有效率的運作?侯總也有不少心得。他還記得中原段副都心是齊裕營造研發三順打」工法的起點,這項創舉不只完成了公司賦予的使命,也受到業界的效法與學習。另外,自動化的規劃、鋁合金模版、預鑄工法,都是齊裕營造比同業更具競爭力的部分。在研擬工法之餘,也會將所有的安全係數跟施工工期做妥善分配,以安全設計原則為優先,力求最短時間內,做出最佳規劃,像:小鋼骨、雙順打、三順打等工法的研發,都是齊裕營造持續研擬、深造的技術。


因地制宜才是真本事!
營造業向來有「區域性格明顯」的特性。像齊裕營造規模橫跨全台的同業不算多數,因此遠距離管理、掌握工地安全狀況是齊裕營造必然承擔的責任。
當工程規模擴及全台,齊裕營造自然得更進一步考慮:如何因地制宜?雖然台灣面積不大,但地方特色與人文表現強烈,北、中、南各區除了天候差異外,地質結構也各有不同,這對以人為本、融通環境的建築業來說,就是真正看門道的所在了。

侯總認為:根據地質條件配合結構技師、施工工法、地工區塊進行調整,是理所當然的事情,但我們也得考慮各縣市的生活型態,掌握環境,進而同理住戶需求。像基隆、雙北市較為潮濕滯悶,防水、防霉就是施工要點,不僅如此,也要一併思考外牆滴水線、污漬排除、建材設計等;素有風城之稱的新竹,則須考量強陣風襲來之相關因應,在這裡,外掛式飾品、玻璃或石材的選擇就很重要;至於作為六都唯一坐擁海、陸、空交通條件的高雄,則要判斷建案是否臨海,若建地靠近海邊,地下室防水就是重點了。

專業的判斷兼及工法的創新突破,展現齊裕營造因地制宜的信念,更顯示出──齊裕營造想為台灣人起造完美的家──這項決心。

在齊裕大家庭,怕什麼?一起走下去!
跟在總裁身邊已經很多年了,侯總一直覺得總裁是個相當豪爽、大方的人。雖然每次開會總戰戰兢兢,大家會先看到總裁嚴肅的那一面。
事實上,只要完成任務,一有時間,總裁就會帶著大家到處走走,也會帶領幹部出席展覽、接收新知。他想,跟在總裁身邊,不只築夢踏實,更能看見不同的世界。令侯總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下工地後,幾位同仁搭著總裁的車,沒想到就直接開上了烏來泡溫泉。事發突然,侯總與幾位同仁發現自己將與總裁共用溫泉池,坦誠相見的場合讓人措手不及,那可是總裁啊!
正當大夥躊躇不前時,總裁卻打破沉默:「怕什麼?一起進去!」

就是這種豪爽、這種信任,讓侯總深深相信,齊裕營造不只為員工帶來能力上的提升,更重要的是齊裕對員工的重視與信賴。雖然侯總笑稱:「為什麼會在齊裕留這麼久?哎呀,鞋子還是舊的好穿嘛。」事實上,侯力豪總經理也為我們身體力行地展示著:齊裕營造這個大家庭,一個牽一個,沒有人會落單。

Related Articles 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