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進新房市
從總體經濟看房市!剛性需求買氣成長 市場恢復平穩機制
2023-04-05 | 張瑞文過去兩年的房市多頭過去,買氣逐步恢復市場機制!根據中經院最新研究結果指出,「台灣房地產需求仍將成長,並沒有泡沫現象。」代銷業者分析,主要是目前剛性需求依舊強勁,加上營建成本連番上漲,房價短時間要調降並不容易,全台房市買氣回歸理性,對於後市發展也抱持樂觀。

通膨效應及營建成本攀升,房市難以泡沫化。 報系資料庫/提供
央行從去年3月迄今升息已滿周年,市場預期暴衝的房價會踩剎車,不過,漲勢未止且無下跌趨勢。中經院也推測,今年央行將暫緩升息,原本觀望的自住需求可能浮現,房屋交易市場將逐漸熱絡起來,此外,商用房地產市場,受惠於台積電及相關供應鏈投資,全球通膨避險需求與台 商回流,將更為火熱。
中經院研究員馬毓俊指出,台灣房價上漲有長短期因素,經濟成長與貨幣超額發行是近20年台灣房價上漲主因;短期因素的部分,則包含土地成本及建築原物料大幅上漲,這也是推升2021至2022年房價大漲,至於當前整體房市未過熱,但呈現中南部比北部熱。
事實上,今年329檔期看似推案收手,主要是因近兩年的推案基期高,因此329檔期推案量幾乎連年走高,即便今年檔期推案量減少,但今年全台住宅推案約6400億元不僅與去年同期僅相差5個百分點,且依舊維持歷年高檔水位,相比疫情前還是不容小覷。
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表示,今年初確實短暫影響到市場的買氣,但二月底開始全台買氣逐步回籠,各地還是有不少剛性需求的買盤,而整體市場也從過去兩年的賣方市場,逐步回歸到市場面。

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表示,全台買氣回籠,主要買盤落在剛性需求與長期置產需求。 報系資料庫/提供
王俊傑表示,目前來看全台買氣回籠,主要買盤落在剛性需求與長期置產需求,舉例來說,台積電在南科建廠,加上後續科技廠的群聚效應下,就業機會連帶的購屋需求成為這波買氣的強勁支撐,因此目前房市買氣雖然不如過去兩年,但回歸市場機制後的買氣依舊存在除了剛性需求外,長期置產的買盤也在年後出籠,在兩大買盤支撐下,王俊傑認為,逐步回到供需層面。
然而從總體經濟看台灣的房市走向,甲山林機構董事長祝文宇認為,「買方現在的選擇,要以區域的供需為考量!」這幾年推案量大,未來部分區域的推案供給量大的地方,價格有可能鬆動,但目前營建成本走高房價不容易動,當然「供給量大、需求低的地方,房價就會下跌,反觀供給量少、需求高的地方,即使新法上路,房價依舊會漲,就是這個道理」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不動產業者指出,近年在營建成本攀升之際,各種顯性成本加上隱性成本,皆是推升房價上漲關鍵因素,加上通膨效應、民生物價上漲之下,不動產相對保值,房價要泡沫化機率微乎其微。
根據591實價登錄對比六都和新竹地區,從去年1月央行升息前,到今年1月各行政區的房價,在前十名中,新北市和桃園市各有3個行政區入榜,即便連4度升息,也難以撼動房價。從國科會的資料顯示,北部因房價基期相對較高,未來會更偏向平穩發展,但因土地稀缺價格仍有一定的支撐力道,而中南部受惠產園區效應,竹科、中科及南科的貿易總額年增幅皆向上成長,伴隨經濟發展、就業人口等利多,房市需求仍存在,整體來說,未來市場房市買氣不減,各地將呈個案表現。

原文網址 : 經濟日報